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遵义市“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在绥举行

2017-05-27 09:12:37    浏览量:796



   5月25日,遵义市2017年“我们的节日·端午”绥阳诗歌会主题活动在绥阳诗乡广场举行。遵义市副市长李莲娜到场指导。

   本次活动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感悟诗乡浓情端午”为主题,结合绥阳地域文化,开展以“端午思孝·传承美德”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民俗文化活动展示及特色文化活动观摩,大力传承“我们的节日·端午”文化内涵和绥阳千年诗乡文化,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内容精彩纷呈,中华古今优秀诗歌图书展、绥阳诗配画作品展、端午民俗文化知识展板宣传等彰显着绥阳多样的地域文化特色;现场包粽子、品尝粽子让节日的味道香飘绥阳城;大型诗舞《中华端午·诗乡粽情》演绎出绥阳人民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与怀念以及对诗歌文化的坚守和传承。

   李莲娜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中央、省、市高度重视“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遵义市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出“我们的节日”3+N模式,此次“我们的节日·端午”是我市贯彻中央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相关要求的具体举措,是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广泛开展的有效载体,将为全市人民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绥阳是“省级文明县城”,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城乡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核心价值观理念深入人心、干部群众素质和整体文明程度较高,处处呈现了“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今天在绥阳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感悟诗乡浓情端午”展示活动,就是要以绥阳为示范引领,带动大家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绥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县“红色义务宣讲团”常务副团长余航海致辞并作以“端午思屈原·弘扬爱国情怀”为主题的宣讲。他讲到,此次活动,绥阳紧紧围绕主题认真开展道德讲堂,精心编排大型诗舞、举办民俗文化观摩等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吟诵诗乡,赞美绥阳,讴歌祖国,让广大人民群众真切感受绥阳发展成就,不断增强自豪感、获得感。

 


   绥阳诗歌文化源远流长,有“中国诗乡”的美誉,自汉儒尹珍在绥设帐讲学,2000多年来孕育出100余位著名诗人,13部脍炙人口的诗文集传世。绥阳现有国家级诗歌协会会员14人,省级作协会员58人,省级文艺类协会会员105人。李白祠、柳宗元书院等更是镌刻了绥阳人民对诗歌文化长久以来的挚爱。绥阳当代的诗乡文化,诗人群体涌现,尤其是农民诗人脱颖而出更成为该县独特的文化景观,绥阳现有农民诗歌作者近200人,累计发表作品5000余篇(首),20余名农民诗词作者还成为遵义市、贵州省的作协会员或诗词学会会员。
  
   2016年,是绥阳本土诗乡文化迈向“国际舞台”的一年,该县成功举办中国·绥阳首届双河国际诗文化周,邀请了吉狄马加、西川、舒婷等国内著名诗人以及15个国家、地区的60余位著名诗人参加,并通过高峰论坛、清溪湖诗会、“诗歌与我”沙龙活动及啤酒烧烤晚会、绥阳诗歌作品评鉴会等多个子活动全面展示绥阳诗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加活动人员随即参观了全国首家以诗文化为主题的陈列馆——中国诗文化陈列馆,通过现场观摩中国诗歌文化、诗词加油站、“巾帼诗花”、“老年诗家”、“农民诗友”、“诗乡新芽”等多个板块,认真了解了中国诗歌文化发展主脉和绥阳诗歌发展史。

   端午节又称孝亲节。厚重的历史积淀孕育了绥阳人质朴深厚的孝亲文化。民国时期关于绥阳人黄金灿割股疗亲的事迹载入《绥阳县志》“史册”,1960年太白镇村民周后龙割肉喂母的故事亦传诵至今……端午尽孝成为绥阳民众长久坚守的文化习俗。活动当天,该县组织多家单位及青年志愿者到绥阳枧坝镇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将包好的粽子送到敬老院,让孝亲文化的“香火”持久延续。

   绥阳政通人和的华美盛景、山清水秀的旖旎风光、积淀深厚的名胜古迹与她灿烂的诗歌文化交相辉映,璀璨夺目。